六安市应急管理局 六安市地震局 六安市气象局关于做好2020年度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和推荐工作的通知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0-03-27 11:14
字号: 下载 打印 收藏


六应急〔2020〕41号


 

各县区应急管理局、地震局、气象局: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城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根据省应急管理厅(皖应急〔2020〕33号)部署要求,按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暂行办法》(民发201820 号,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经市应急管理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会商,现将 2020年度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有

 

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申报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必须具备《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组织管理、灾害风险评估、应急预案与演练、宣传教育培训、应急储备与避难场所、志愿者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和创建特色等十项基本要素的评分要达到 80 分以上,且社区减灾工作对其他社区有示范引领作用。

(二)推荐评选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单位,必须已获得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或全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小区)称号。

(三)各县区在申报和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过程中,严格按照指标要求(附件1)积极推荐社区申报创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加大对多灾易灾地区的创建比例。

(四)各县区在申报过程中,必须与当地政法(综治)、生态
环境、人防和消防救援部门会商研判,确认拟申报社区近3年内
未发生严重的社会综合治理问题、严重污染事件、重大人防事故火灾造成人员伤亡以及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造成责任事故等

二、申报程序

(一)严格遵循控制数量、提升质量、动态管理、激励支持的原则,对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附件2和附件3),按照社区申报、材料审核、现场核查和推荐上报等程序,认真组织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荐上报工作。

(二)各县区于75日前将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

社区拟推荐名单以县应急管理局、地震局、气象局联合发文形式报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气象局(申报材料直接通过安徽省防灾减灾救灾管理系统上报,网址:http//112.27.219.83:9001/qyrk/)

(三)各县区推荐申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于9  30日前登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申报展示管理系统,完成申报材料在线填写工作(若有变化另行通知)。市应急管理厅、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将对各地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采取抽查、互查等方式对今年申报的示范社区进行评估,省应急管理厅、省地震局、省气象局将采取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对今年申报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进行复核评审。对已命名的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将实行动态管理,并视情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抽查。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将创建工作作为落实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具体举措,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县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今年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社区纳入推荐范围,严格控制申报数量,确保创建质量。

(二)形成创建合力。应急管理、地震、气象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加强会商沟通,实现防灾减灾资源共享;加强与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沟通联系,保持工作的连续性。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形成创建工作整体合力。

(三)打造示范品牌。各县区要及时对创建工作进行抽查

评估,认真总结,巩固成果,推广经验,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社区,确保创建的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能够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四)落实年度考核。创建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是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市减灾委将对照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细则实施考核,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对标对表,积极创建。

市应急局联系人:彭洋洋;电话:3370653;传真: 3370653;邮箱:694686410@qq.com

市地震局联系人:方明松;电话:3378332;传真:3370061;邮箱:540554439@qq.com

市气象局联系人:朱长乐;电话3288865;传真:3212018;邮箱:56904328 @qq.com

附件:1.各县区2020年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指标

2.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

3.《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评分表

 

 

 

六安市应急管理局               六安市地震局

 

 

                                   六安市气象局

                                  2020年3月23日

 

 

附件1

各县区2020年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指标

 

县区

全国

全省

备注

霍邱县

-

≥1

-

金寨县

-

≥1

-

霍山县

≥1

≥1

-

舒城县

-

≥1

-

金安区

≥1

≥1

其中:农村社区≥1

裕安区

≥1

≥1

其中:农村社区≥1

叶集区

-

≥1

-

备注:“-”表示不作要求。

 

 

 

 

 

 

 

 

 

 

附件 2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

 

一、基本条件

(一)近 3 年内没有发生因灾造成的责任事故。

(二)有社区灾害风险地图和脆弱人群清单。

(三)有符合社区特点的社区应急预案。

(四)有经常性应急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五)有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和应急疏散路线图。

(六)有应急物资储备点并储备一定物资。

(七)有防灾减灾救灾志愿者队伍。

(八)有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九)主要建(构)筑物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

二、基本要素

(一)组织管理

1.成立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组织领导机构,负责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运行、评估和改进等工作,并配备灾害信息员。

2.制定社区综合减灾规章制度,建立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机

制,并与当地派出所、消防、医疗、教育等机构以及邻近社区建立应急联动机制,规范开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灾害预警、预案编制、应急演练、灾情报送、宣传教育、人员培训、档案管理、绩效评估等工作。

3.定期对综合减灾工作开展自评自查,针对存在问题和不 足,落实改进措施。

4.建立和保存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的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等档案资料。

(二)灾害风险评估

1.定期开展社区灾害风险排查,列出社区内潜在的自然灾

害、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隐患清单,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协调有关单位开展治理。维护社区内道路设施完好,及时清理障碍物,确保消防车、急救车等应急车辆行驶畅通。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建(构)筑物及时进行隐患排查和加固改造。

2.具有社区脆弱人群清单,包括老年人、儿童、孕妇、病患者和残障人员等,明确脆弱人群结对帮扶救助措施,并向脆弱人群发放防灾减灾明白卡,明确社区灾害隐患及防范措施,注明社区应急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具有社区灾害风险地图,标示灾害风险类型、强度或等级,风险点或风险区的时间、空间分布及名称。

(三)应急预案

1.制定社区应急预案,预案针对社区面临的各类灾害风险, 明确在突发情况下社区工作人员、防灾减灾救灾志愿者等职责分工、应对流程和保障措施,包括明确协调指挥、预警预报、隐患排查、转移安置、物资保障、信息报告、医疗救护等小组分工,明确预警信息发布方式和渠道,明确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应急疏散路径以及临时设立的生活救助、医疗救护、应急指挥等功能分区的位置,明确社区所有工作人员和脆弱人群的联系方式以及结对帮扶责任分工等。

2.根据灾害形势变化、社区实际以及应急演练发现的问题, 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四)应急演练

1.经常开展社区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包括组织指挥、隐患排查、灾害预警、灾情上报、人员疏散、转移安置、自救互救、善后处理等环节。

2.演练吸纳社区居民、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广泛参与,演练结束后及时开展演练效果评估。

(五)宣传教育培训

1.利用现有公共活动场所或设施(图书馆、学校、宣传栏、 橱窗等),通过设置防灾减灾专栏专区、张贴减灾宣传材料、设立安全提示牌等加强宣传教育;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电子显示屏等载体的防灾减灾宣传作用。

2.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唐山地震纪念日、全国科普日、全国消防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等,集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倡导、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参观体验等,使社区居民知晓社区灾害风险隐患及分布、预警信号含义、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和应急疏散路径等信息和知识。

3.组织社区干部、居民及社区内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 社会组织等机构人员参加防灾减灾培训,提升应对地震、洪涝、

台风、强对流天气、地质灾害、火灾等不同灾害的逃生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

 

(六)应急避难场所

1.城市社区按照《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通过共享、新建、扩建或加固等方式,建立社区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农村社区因地制宜设置避难场所,明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各功能区分布等信息。

2.张贴有社区应急疏散路径示意图,在避难场所、关键路口等设置醒目的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方便居民快速找到应急避难场所。

(七)应急储备

1.设有社区应急物资储备点,备有救援工具(如铁锹、担架、灭火器等)、广播和应急通讯设备(如喇叭、对讲机、警报器等)、照明工具(如移动照明、应急灯、手电筒等)、应急药品和应急食品、饮用水、棉衣被等基本生活用品,并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和更新。

2.建立应急物资社会储备机制,与社区内及邻近超市、企业等合作开展救灾应急物资协议储备,保障灾后生活物资、救灾车辆和大型机械设备等供给。

3.鼓励和引导居民家庭配备防灾减灾用品,如逃生绳、收音机、手电筒、哨子、灭火器、常用药品等。

4.具有社区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当地气象、地质、火灾等灾害预警信息,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调试,确保系统紧急状态下的可靠性。

(八)志愿者队伍建设

1.建立包括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救灾志愿者队伍及其相关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装备,开展必要的培训,承担隐患排查、宣传教育、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应急演练、紧急救援等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注重发挥社区楼栋长、网格员等在社区减灾中的作用。

2.社区内学校、医院、商场等企事业单位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加强单位自身的灾害综合风险防范,经常对单位人员进行防灾减灾教育,主动参与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宣传教育、应急演练等社区防灾减灾活动。

3.各类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区综合减灾工作。

(九)资金投入

1.有防灾减灾救灾相关工作经费支持,并严格管理和规范使用资金。

2.鼓励居民参与各类灾害保险。

(十)创建特色

1.在社区减灾工作部署、动员过程中,具有有效调动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的方式方法。

2.在社区减灾实践中,有独到的做法或经验(如利用本土知识和工具进行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有行之有效的做好外来人口防灾减灾教育的方式方法等)。

3.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具有地方特色。

 

 


附件 3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

评分参考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定内容

满分

分值

考核

分数

1. 组织

管理

(13分)

 

1.1 社区减灾组织管理机构(4 分)

成立了社区综合减灾组织管理机构,负责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运行、评估与改进等工作,并配备灾害信息员。

4

 

1.2 社区减灾工作制度

(4 分)

制定社区综合减灾规章制度,建立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机制,并与当地派出所、消防、医疗等机构以及邻近社区建立应急联动机制,规范开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灾害预警、预案编制、应急演练、灾情报送、宣传教育、

人员培训、档案管理、绩效评估等工作。

4

 

1.3 具体改进措施(2分)

定期对综合减灾工作开展自评自查,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落实改进措施。

2

 

1.4 减灾工作档 案(3 分)

建立和保存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的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等档案资料。

3

 

2. 灾害风险估

(15分)

2.1 灾害风险隐患清单

(8分)

(1)定期开展社区灾害风险排查,列出社区内潜在的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隐患清单,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协调有关单位开展治理。

(2)维护社区内道路设施完好,及时清理障碍物,确保消防车、急救车等应急车辆行驶畅通。

(3)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建(构)筑物及时进行

隐患排查和加固改造。

2

 

2

 

4

 

2.2 社区灾害脆弱人群清单(4分)

(1)有社区老年人、儿童、孕妇、病患者和残障人员

等脆弱人群清单。

(2)有脆弱人群结对帮扶救助措施。

(3)向脆弱人群发放防灾减灾明白卡,明确社区灾害

隐患及防范措施,注明社区应急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1

 

1

 

2

 

2.3 社区灾害风险地图

(3 分)

具有社区灾害风险地图,标示灾害危险类型、强度或等

级、风险点或风险区的时间、空间分布及名称。

3

 

3. 应急预案

(10分)

3.1 综合应急预案(6 分)

 

(1)预案针对社区面临的各类灾害风险。

(2)明确协调指挥、预警预报、隐患排查、转移安置、

物资保障、信息报告、医疗救护等小组分工。

(3)明确预警信息发布方式和渠道,便于居民接收。  

(4)明确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和安全疏散路径。

(5)明确临时设立的生活救助、医疗救护、应急指挥

等功能分区的位置。

(6)明确社区所有工作人员和脆弱人群的联系方式以

及结对帮扶责任分工。

1

 

1

 

1

 

1

 

1

 

1

 

3.2 应急预案修订(4 分)

根据灾害形势变化、社区实际以及应急演练发现的问

题,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4

 

 

4.应急演练

(10分)

4.1 预案演练内 容(5 分)

经常开展社区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包括了组织指挥、隐

患排查、灾害预警、灾情上报、人员疏散、转移安置、

自救互救、善后处理等环节。

5

 

4.2 预案演练质量(5 分)

(1)演练吸纳社区居民、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

织和志愿者等广泛参与。

(2)演练结束后及时开展演练效果评估。

3

 

2

 

5.宣传教育

培训

(12分)

5.1 组织减灾宣传教育

(4 分)

(1)利用现有公共活动场所或设施(图书馆、学校、

宣传栏、橱窗等),通过设置防灾减灾专栏专区、张贴

减灾宣传材料、设立安全提示牌等加强宣传教育。

(2)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

手机、电子显示屏等载体的防灾减灾宣传作用。

2

 

2

 

5.2 开展防灾减灾活动(4 分)

(1)结合防灾减灾日、唐山地震纪念日、全国科普日

等,集中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2)宣传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效果显著。

2

 

2

 

5.3 防灾减灾培训(4 分)

(1)组织社区干部、居民及社区内学校、医院、企事

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人员参加防灾减灾培训。

(2)培训内容包括应对地震、洪涝、台风、强对流天

气、地质灾害、火灾等不同灾害的逃生避险和自救互救

技能。

2

 

2

 

6.应急避难场所

(12分)

6.1 建立应急避难所

(7 分)

城市社区按照《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通

过共享、新建、扩建或加固等方式,建立社区灾害应急

避难场所;农村社区因地制宜设置避难场所,明确可安

置人数、管理人员、各功能区分布等信息。

7

 

6.2 明确应急疏散路径

(5 分)

(1)张贴有社区应急疏散路径示意图。

(2)在避难场所、关键路口设置了安全应急标志或指

示牌。

2

 

3

 

7.应急储备

(10分)

7.1 社区应急物 资储备

(5 分)

设有社区应急物资储备点,备有救援工具、广播和应急

通讯设备、照明工具、应急药品和基本生活用品,并做

好日常管理维护和更新。

5

 

7.2 应急物资社会储备

(1 分)

与社区内及邻近超市、企业等合作开展救灾应急物资协

议储备,保障灾后生活物资、救灾车辆和大型机械设备

等供给。

1

 

7.3 家庭应急物资储备

(2 分)

社区居民家庭配备防灾减灾用品,如逃生绳、收音机、

手电筒、哨子、灭火器、常用药品等。

2

 

7.4 社区灾害预警系统

(2 分)

社区有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当地气象、地质、火灾

等灾害预警信息,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调试。

2

 

 

 

 

 

8.志愿者队伍建设

(8 分)

8.1 志愿者队伍参与防灾减灾活动

(3 分)

(1)志愿者或社工队伍承担社区综合减灾建设的有关

工作,如宣传教育和培训等。

2

 

(2)志愿者或社工队伍承担社区灾害应急时的有关工

作,如帮助脆弱人群等。

1

 

8.2 社区主要机构参与防灾减灾活动

(3 分)

(1)社区内学校、医院、商场等企事业单位积极做好

单位自身的灾害综合风险防范。

1

 

(2)社区内学校、医院、商场等企事业单位经常对单

位人员进行防灾减灾教育。

1

 

(3)社区内学校、医院、商场等企事业单位主动参与

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宣传教育、应急演练等社区防灾

减灾活动。

1

 

8.3 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活动(2 分)

各类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区综合减灾工

作。

2

 

9.资金投入

(5 分)

9.1 工作经费(3分)

有防灾减灾救灾相关工作经费支持,并严格管理和规范

使用资金。

3

 

9.2 灾害保险(2分)

鼓励居民参与各类灾害保险。

2

 

10.创建

特色

(5 分)

10.1 有效的工

作方法(2 分)

在创建过程中具有有效的调动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的方式方法。

2

 

10.2 有可供借

鉴的做法或经验(2 分)

(1)明显的减灾工作创新,如利用本土知识和工具进

行灾害监测预警预报。

1

 

(2)总结出了值得推广的社区综合减灾做法或经验。

1

 

10.3 宣传教育

有特色(1 分)

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具有地方特色。

1

 

备注

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评分标注。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