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六安市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 - 2026年)》的通知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应急局 发布时间:2024-03-29 09:46
字号: 下载 打印 收藏

六应急〔202432号

 

 

县区应急管理局

为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应急管理组织制定了《六安市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2024 - 2026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六安市应急管理局

2024年3月25日

 

 

 

 

六安市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

行动实施方案(2024 - 2026年)

 

为扎实推进全市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夯实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基础,提升工贸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省应急厅安徽省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 - 2026年)》和市政府安委会六安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 - 2026年)》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工贸行业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治本攻坚,围绕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进一步夯实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基础,突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这一重点工作,强化源头治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动落实一批针对重大风险隐患的“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2024年底前初步建成工贸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2025年底前基本形成自主管理、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2026年底前形成动态清零、闭环管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机制,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全力遏制工贸较大事故,有效防范一般事故发生,全市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源头治理,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工程。

1.持续开展工贸企业基础情况调查。结合我市实际,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进一步核查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使用危险化学品等重点监管行业领域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加强对量大面广的一般工贸小微企业调查摸底,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四级目录分类统计工贸小微企业,摸清我市工贸小微企业基本情况。

2.宣传贯彻重点行业领域标准规范。抓好《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以及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防爆、光伏硅片、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强制性安全标准的宣贯解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文件督促企业及时制(修)订有关安全管理制度。

3.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持续督促工贸企业依法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对于新改扩建金属冶炼建设项目,严格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规范项目安全预评价、竣工验收;对《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实施以来已经建成但未进行设计审查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责令企业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安全设施设计进行诊断并整改到位。对一般工贸企业,严格按照《关于加强工贸行业(不含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通知》(皖应急2021〕145号)《关于做好工贸企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有关工作的通知》(六应急2020142号)要求进行管理。

(二)健全完善机制,提升重大隐患查改质量工程

4.建立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督促工贸企业严格按照《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全面、及时、深入、彻底排查重大事故隐患。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带队检查1次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金属冶炼、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涉氨制冷企业主要负责人至少每月带队检查1次),并亲自组织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确保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对存在未开展重大事故隐患自查、排查整改敷衍了事、发现问题拒不整改等情形,导致重大事故隐患长期存在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企业和相关人员责任。

5.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坚持“小切口、抓关键”,突出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涉氨制冷等高风险领域,高温熔融金属、煤气、喷(涂)漆、使用危险化学品等高风险场所,有限空间、筒仓清库、检维修、车辆转运等高风险作业,明确年度重点整治任务,突出重点企业,聚焦检查重点,在精准排查整治上持续发力,确保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每年1月底前,要全面完成整改上一年度排查的重大事故隐患。

6.落实员工隐患报告奖励制度。推动工贸企业落实《安徽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安徽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行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功能关在的通知》等制度文件,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奖励制度,对员工发现事故隐患向本企业报告经查实后予以奖励。推动企业做好安全生产承诺机制,企业按层级对本岗位,特别是高风险作业进行安全承诺,全面强化从业人员安全履职意识。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对本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进行承诺,对违反承诺情形的,落实针对性监管措施。

(三)推进融合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标准质效工程。

7.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质量。积极引导、推动工贸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以下简称“标准化”)建设,创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开展班组岗位达标,以标准化推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市应急局组织三级标准化企业定级工作并对标准化运行情况进行抽查,督促引导企业真建、真用,各县区应急管理部门加大力度推进三级标准化企业创建。严格规范标准化创建、评审、抽查、撤销全流程管控,实施重大事故隐患“一票否决”。分行业、分等级选树一批三级标准化标杆企业创建二级标准化企业。

8.实施标准化联合激励政策。将企业标准化建设情况作为差异化监督执法的重要依据,落实标准化达标创建联合激励政策,对达标企业减少安全执法检查频次,优先复工复产验收,符合相关条件的实施工伤保险费率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率下浮、信贷信用等级上浮等激励政策,增强企业自主安全管理的内生动力。 

(四)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科技兴安保障水平工程。

9.加快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在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涉氨制冷企业全面推广应用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现3人以上金属粉尘和10人以上其他粉尘企业以及所有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和涉氨制冷企业“应接尽接”,加强监测预警数据分析和应用,在2026年底前形成线上监管和线下监管有机集合的工作模式。

10.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严格按照应急部工贸行业淘汰落后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动在用设备、工艺改造和淘汰,禁止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新改扩建项目采用固定式保温炉组、钢丝绳铸造机,淘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焊机。

11.推广先进技术装备应用。聚焦重大安全风险,加大安全生产科技项目攻关力度,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降低高危场所和岗位现场作业风险。加快推动钢铁企业煤气区域机器人巡检,粉尘涉爆企业采取自动打磨抛光、湿法除尘等“减人降尘”措施,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使用倾动式熔炼炉、液压式铸造机,建材企业搬运码垛、清仓清库、投料装车、高温窑炉等安全风险较高的岗位“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有限空间作业企业采取挂牌上锁、物理隔离、扫码进入、过程监控、改进工艺等技术措施,从源头上管控重大安全风险。

12.发挥标杆企业“排头兵”表率作用。学习国内省内安全生产标杆企业先进经验做法,大力推动安全管理标准化、高危岗位自动化、安全信息数字化、监测预警智能化“四化”建设,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数据采集装置、AI识别设备和大数据探索实现高风险作业场所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推动安全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选树一批典型示范企业,给全市其他工贸企业做标杆。

(五)深化专项整治,提升事故安全防范措施工程。

13.聚力个专项整治”。坚持“减量控大”,认真分析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涉氨制冷、有限空间作业、使用危险品等类型事故易发多发的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聚焦制度管理措施和现场技术措施的落实,持续深化专项治理,持续消除隐患存量,坚决杜绝“三违”作业,不断提高工贸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预防能力。

14.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聚焦违规电气焊作业和违规检维修、预防场(厂)内机动车辆、外包工程外委作业等重点环节,推动企业完善制度措施、落实岗位责任,强化入口管理、过程管理、外来作业人员管理,开展起底式问题隐患排查,实施台账式、清单化管理,落实整改闭环销号。

(六)规范培训考核,提升从业人员素质能力工程。

15.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按照分级属地原则,三年内完成工贸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全覆盖。按照应急部工作安排,2025年组织金属冶炼主要负责人参加全国统一安排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培训。各县(区)结合实际,组织对未覆盖到的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有限空间、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16.提升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推动工贸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提升,严格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将本行业领域重大安全风险辨识管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要求列为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严格落实工贸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执行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分级组织开展机械制造重点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对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等实施工伤预防培训全覆盖,切实提升从业人员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

17.提升企业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结合企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督促企业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指导企业采取“不提前通知、不设脚本、不预设场景、不预设地点”的“四不”方式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切实增强员工逃生避险意识和自救互就能力。各县区每年至少组织1次工贸重点行业领域疏散逃生演练现场观摩活动,推动工贸企业每年至少开展1次疏散逃生演练,金属冶炼、劳动密集型及“厂中厂”等类型企业至少每半年开展1次疏散逃生演练。

18.加大典型事故警示教育力度。强化事故警示震慑作用,深入剖析每一起工贸行业亡人事故和较大涉险事故教训,及时发布警示信息或事故通报,通过微信公众号(群)等方式推送有关警示内容。市应急局对发生1起一般事故的,要印发工作提醒函,督促县(区)充分运用案例教育法,及时召开现场警示会;对一年内发生2起重点行业领域事故的县(区),市应急局组织进行警示谈话和指导帮扶,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或敏感性事件的,立即组织行业相同、设备相近、工艺相近的企业开展专项整治。

(七)严格监管执法,提升安全监管执法效能工程。

19.开展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精准执法行动。结合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动态清零行动,制定年度执法计划,突出高风险行业领域,综合运用“工伤预防”机制,分级确定重点检查企业名单,聚焦重大事故隐患深入推进精准执法,对其他工贸企业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采取“四不两直”、明查暗访、异地交叉检查等方式,深入推进精准执法,集中挂牌、公布、曝光、处理一批重大事故隐患,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不依法履职的,依法严格采取“一案双罚”措施,落实行刑衔接机制,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形成强力执法震慑。

20.持续推进“互联网+执法”应用。推动现场执法检查和线上巡查执法有机结合,持续提高执法效能,运用监控监测预警系统,推广运用非现场执法方式实现“现场+远程”执法,打造传统执法与非现场执法互为补充、齐头并进新局面,实现违法行为的快速判断、高效查处。指导县区开展非现场执法试点,办理工贸企业非现场执法案例。

21.推进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重点地区帮扶行动。综合分析评估各县(区)工贸治本攻坚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工贸行业事故总量、监管力量等因素,每年确定不少于1个县(区)开展治本攻坚帮扶指导,督促其提升执法水平,提高执法效能。市应急局组织对重点县、省级以上开发区、乡镇或重点企业开展专家帮扶指导,提供安全咨询和整改指导服务,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整改落实效果。

22.提升工贸行业安全监管执法队伍专业能力。建立行业安全监管股室和执法机构相互配合、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围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开展执法检查。市应急局每季度举办一次工贸安全监管人员业务培训班,加大对县(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和重点乡镇工贸安全监管人员培训力度,加快补齐工贸一线安全监管人员专业短板,提高查处重大事故隐患能力,提升监管执法业务水平。

2024年3月至2026年12月底,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43月至4月)按照《六安市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 - 2026年)》要求,各县区认真分析本辖区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工作要求和具体措施,并及时将实施方案传达至辖区每个工贸企业,结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二)专项治理阶段(20245月至20269月)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按照实施方案,有序推进“七大工程”,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2024年开展工贸企业基础信息调查,全面摸清我市工贸企业信息,开展粉尘涉爆企业、工贸使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动态清零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开展机械制造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到年底前完成65%的培训对象培训任务;启动粉尘涉爆、涉氨制冷和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作,推动钢铁企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试点工作。

2025年开展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动态清零金属冶炼企业重大事故隐患;组织开展金属冶炼企业主要负责人集中培训;持续开展机械制造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到年底前完成所有培训对象培训任务;完成涉氨制冷和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建设,实现所有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涉氨制冷企业和10人以上金属粉尘、30人以上木粉尘企业接入;组织标杆企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创新示范活动。

2026年开展组织对储存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企业进行专家会诊,持续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实现3人以上金属粉尘、10人以上其他粉尘企业、钢铁和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涉氨制冷企业“应接尽接”,全面建成使用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创建一批工贸安全生产示范企业。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610月至12月)。治本攻坚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沟通协调,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推进会等措施,研究落实和完善治理措施深入分析工贸行业治本攻坚行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分析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落实,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在全推广。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治本攻坚年度目标、任务分工和保障措施,加大统筹推进力度,确保治本攻坚措施落地见效。要配齐配强工贸行业安全监管执法力量,强化行业专家、技术服务机构支撑,及时解决治本攻坚行动开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问题,研究完善针对性整治措施,确保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

(二)强化宣传引导。各县区要加大宣传力度,多层面、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展和成效,总结推广先进做法和典型案例,定期曝光一批违法行为的典型执法案例。充分发动从业人员和群众举报或报告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开展人人都是“吹哨人”活动。发挥乡镇(街道)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作用,共同做好非重点企业一般性检查、安全宣传等工作。

(三)完善长效机制。各县区要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契机,聚焦工贸行业突出问题,深化工贸安全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切实做好支撑保障。既通过集中治理攻坚,查大问题、除大隐患、防大事故,又通过落实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治本之策,从根本上补齐工贸安全短板弱项,解决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不断提升工贸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四)严格督导问效。各县区要督促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到位逐项销号对拒不整改、故意拖延不改或整改无望的企业,严格依法处理;对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关闭。市应急局运用通报、督促、暗访等方式,定期对治本攻坚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开展不得力、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地区和企业约谈、通报、曝光,切实推动治本攻坚行动落地见效。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