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关于印发六安市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安防委 发布时间:2025-05-01 09:08
字号: 下载 打印 收藏

六市安防〔20254

 

各县区安防委,市安防委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指导意见》(皖安〔20252号),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工作任务清单》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深刻认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安办统筹、部门负责”的原则,制定“1+12+N”工作方案,各有关重点行业领域部门牵头制定本行业领域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工作方案,对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统筹协同推进,深化治本攻坚。坚持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与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有机结合,强化系统思维,注重协同联动。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加强源头治理和风险防控,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三、强化督促调度,确保工作实效。市安防办把任务清单落实情况纳入日常暗访和工作调度重要内容,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通报存在问题。各县区要多分析、多研判、多调度、多提醒,切实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细牵头部门要统筹调度本系统内工作任务进展,对涉及多家责任单位的工作任务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取得实效

 

附件:六安市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工作任务清单

 

 

六安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  

2025430日           


附件

六安市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工作任务

工作措施

责任单位

 

1

严把安全

准入关口

落实建设项目“禁限控”目录,严格控制高风险项目,严防产业转移带来的安全风险

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应急局,市安防

委有关成员单位,各县区安防委。以下任务均需各县区安防委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2

严禁新建“头顶库”,原则上尾矿库总量只减不增。

市自然资源局、市应急局

3

严格控制引进涉及爆炸性化学品等高风险项目,原则上不再批准新设光气生产企业

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应急局

4

严控油气管道高后果区增量,新建管道原则上应避开人员密集区、环境敏感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

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

5

严格规范闪点低于60℃的醇基燃料在民用领域使用,不得在同一房间内使用两种及以上气源。

市应急局、市教体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安防委有关成员单位

 

6

严格安全

审查许可

严格落实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严禁“边审批、边设计、边施工”,对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金属冶炼、民爆、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高危项目和人员密集场所,不得以集中审批为名降低安全门槛。

市发改委,市安防委有关成员单位

7

对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开展风险评估,不达标的坚决清理退出。

市住建局

8

严格经营性自建房新建、改建、扩建,督促依法办理用地、规划、建设等审批手续。

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

9

加强公共聚集场所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备案,做好与消防监督管理、灭火救援的有效衔接。

市住建局、市消防救援局

10

严格安全

理标准

在事故查处时,及时将事故背后的安全标准问题反馈行业主管部门,推动在标准上堵塞漏洞并提高强制性,着力以标准提升促进产品和工程质量提升。

市应急局,市安防委有关成员单位

11

严格落实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餐饮用醇基液体燃料使用安全、安全管理、风险隐患识别评估、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等标准。

市安防委有关成员单位

12

推动加强安全生产地方性政府规章和制度建设,解决区域性安全生产突出问题。

市应急局、市司法局,市安防委有关成员单位


 

 

13

 

 

全面推进设备淘汰更新

定期更新先进技术装备推广、落后工艺设备淘汰目录,建立行业老旧装置及拟改造项目清单,及时更新、改造、替换、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风险高的装置设备和落后工艺。

市应急局、市工信局,市安防委有关成员单位

 

14

做好学校、医院、民政服务机构、A级景区、宗教活动场所、文物建筑、大型活动经常举办地等重点场所安全设施升级,推动视频监控、红外感应、人车分流、防冲撞、消防器材、应急照明等安全设备在人员聚集场所全面应用。

市教体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文旅局、市委统战部、市公安局

 

15

 

 

 

 

 

 

加大重点领域推进力度

加快矿山、危险化学品、燃气、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工贸、民爆、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老旧设备淘汰更新,推广应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设备。

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市场

监管局、市应急局,市安防委有关成员单位

16

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加快8年及以上老旧城市公交车辆更新使用新能源汽车,严格15年以上或行驶40万公里以上校车报废。

市交通局、市教体局、市公安局

17

鼓励引导内河客船10年以上、货船15年以上船龄的老旧船舶,以及老旧渡船提前报废更新。

市交通局

18

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对达到报废条件的蓄电池一律强制报废。

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19

推进消防站、市政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指导人员密集场所所在建筑分散设置不少于2部疏散楼梯。

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消防救援局

20

推进住宅电梯维修改造更新,及时对安全评估不合格、交付年限15年以上的住宅老旧电梯进行更新、改造或大修。

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

21

推进农村闲置沼气设施安全处置。

市农业农村局

 

 

22

 

 

 

 

 

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

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转型,健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加大能源、消防、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烟花爆竹、油气储存等行业领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和升级改造力度,推动基础数据、监测数据、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尽快实现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实时监测、动态预警、智能研判、及时处置。

市应急局、市消防救援局、市发改委,市安防委有关成员单位

 

23

积极应用电控、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加快高危行业领域“设备换芯、机器换人、生产换线”等智能化建设,建立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和人员、物料、环境等生产要素的安全管控体系。

市安防委有关成员单位

24

2026年年底前,推动矿山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减少井下人员10%以上。

市应急局、市工信局

 

25

对涉及硝化、重氮化、过氧化、氟化、氯化工艺企业实施高危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推动钢铁企业煤气区域机器人巡检,加快粉尘涉爆、建材企业高风险作业环节减人换人。

市应急局

26

持续做好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市应急局,市安防委有关成员单位

 


27

加大先进技术装备配备

推动电焊机“加芯赋码”,实现全市存量电焊机应接尽接。

市应急局

28

推动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装置安装应用。

市交通局

29

开展燃气智能物联表和泄漏报警器推广。

市住建局

30

加大“智慧工地”建设力度,鼓励建筑工地开展证照扫码验真、人脸识别、安全帽定位等先进技术应用。

市住建局

31

推进小型生产经营场所、经营性自建房、老旧住宅小区安装早期火灾报警和灭火装置。

市消防救援局,市安防委有关成员单位

32

鼓励居民住宅电梯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阻止系统。

市消防救援局、市城管局

33

试点开展无人机巡堤查险、航空护林、巡查油气管道等。

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发改委、

市应急局

34

 

 

实施“三大工程”治理

深入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加快应用场景向全域延伸,健全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服务体系。

市住建局

 

35

启动实施全域水患治理工程,完善长江、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加快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淠河、史河防洪治理等重大项目,统筹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形成六安现代水网格局。

市水利局

36

统筹实施城乡安居工程,因地制宜、分类处置城乡危旧房,持续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确保房屋安全隐患动态清零。

市住建局

37

 

 

 

强化重点领域工程治理

持续推进非煤矿山整合重组、关闭退出、升级改造“三个一批”转型升级,推动尾矿库采取回采销号、闭库销号、升级改造等措施实施“一库一策”综合治理。

市自然资源局、市应急局

38

推进燃气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和餐饮等场所“瓶改管”“气改电”,确保实现应改尽改。

市住建局

39

持续做好化工园区“十有两禁”安全整治提升开展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市级“回头看”

市应急局

40

实施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加快改造国省道危险路段、危旧桥梁,加强临水临崖、急弯陡坡、高路基路侧防护。

市交通局、市公安局

 

41

加强工作统筹和信息共

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各责任单位指定联络员负责对接,强化横向联动,及时向市安防办分享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市安防办不定期梳理总结先进经验做法并推广。

市安防委有关成员单位分工负责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