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做好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应急局发布时间:2024-05-06 10:23
字号:

各县区减灾救灾委员会,市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李强总理的批示,根据皖减救办〔2024〕13号文主要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现就全面做好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全面夯实责任链条。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安排,切实履行好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明晰行业部门责任清单,夯实相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针对今年汛期气候状况偏差,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偏重,市域内可能有较重汛情,致灾风险高的严峻复杂形势,全面做好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各

项工作。重点防范因大范围长时间强降雨导致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风险对国省干道、高速公路、铁路、景区设施等安全造成的严重威胁。要全面压实重点地区和关键领域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巡查防护、抢险救援、转移安置等环节的责任,落实到最基本和最小的工作单元,做到全覆盖、无死角,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二、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属地和有关部门要协同发力,针对汛期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突出排查山区道路、高速公路、铁路沿线、旅游景区等关键领域,学校、商业街、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和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桥梁、涵洞、弯道、坡路等重点路段,在建工程工地、避灾避难场所、危旧房屋、构筑物、江河堤防、水库水电站、山洪威胁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等重点部位。对高速公路,要聚焦高边坡、高填方、急弯陡坡、临水临河路段等重点部位,尤其是沙土地基,重点排查是否存在地基松动、塌陷沉降、积水积涝等安全隐患;对桥梁隧道,要重点排查桥梁地基、涵洞出入口、低洼区域防洪挡水设施、隧道墙体等的安全隐患;对铁路沿线,要重点排查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风险;对旅游景区,要重点排查大型游乐设施、山洪沟道、危岩崩塌、山体松动滑落等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排查的隐患要立即上报,及时开展除险加固,不能立即整治的要全面加强管控,并建立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对隐患排查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培训,配备专业仪器设备。健全和完善社会公众报告、举报奖励制度,采取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公众参与隐患发现、排查与监督工作。注重提升排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督促建立责任单位隐患自我排查和整改长效机制。

三、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各级气象、水利、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形势,动态跟踪雨情、水情、灾情变化,滚动开展会商研判,科学把握灾害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对公路、铁路沿线的砂土路基、填方路基、高边坡、桥梁 、隧道、护坡工程等高风险点位,要充分考虑土壤长时间浸泡而可能导致的极端情形,及时巡查维修已有监测预警设备及系统,运用科技手段完善监测措施,并督促责任企业和基层组织落实专人加密巡查监测,及时清理、疏通排水沟、涵洞杂物及影响边坡安全的杂草杂灌,发现边坡鼓胀、路基变形等灾害征兆,第一时间预警并及时采取警示警告、加固、防护、拆除、封闭等措施,绝不可心存侥幸。对山体脚下、河道中、峡谷出口等重点部位,要落实群测群防责任,特别是针对施工营地、农家乐、居民游客等,严格落实预警“叫应”和跟踪核实机制,形成工作闭环,严防群死群伤,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针对大量地质灾害发生在登记隐患点之外的情形,要因地制宜、土洋结合,注重发挥灾害监测员的作用,及时准确有效捕捉异常信号、发布预警信息。

四、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各地要建强专业应急队伍,壮大基层应急力量,强化抢险救援力量统筹和物资储备,必要时提前预置队伍物资到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和险工险段,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着力提升“救”的能力。要坚持预案引领,规范有序落实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管理和救灾应急各项措施。对可能受灾害威胁区域,要提前摸排需紧急转移群众,做到“不少一户、不漏一人”,必要时果断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加强转移安置人员安全管理,在确保集中安置群众“五有”的基础上,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最大限度保障集中安置群众基本生活。消防及各行业专业抢险救援队伍要时刻保持战备状态,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和重点工程、重要设施 、重大危险源做到心中有数,提前熟悉地形山势,强化与社会救援量以及重点企业的密切协作,加强实战演练和现场指挥,做到高效、安全、科学施救。

五、畅通信息处置渠道。县区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要及时掌握灾害发展情况,加强与涉灾部门联系沟通,做好灾情信息汇总、审核工作,及时、准确、规范、全面统计报送灾情,必要时启动本级救灾应急响应。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执行应急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等制度,必要时应实行联合值守。针对重要风险点和高风险区段,落实风险隐患布控盯守人员,确保一旦发生险情,快速高效处置。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工作,通过电视广播、政务网站、新媒体等途径,及时准确发布灾情和有关工作情况,广泛进行政策宣传,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确保受灾地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六安市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5月6日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